《新编自我管理能力训练》课件任务8.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编自我管理能力训练》课件任务8.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编自我管理能力训练 新编 自我管理 能力 训练 课件 任务
- 资源描述:
-
1、任务 8 习 惯 养 成8.1 能力基础8.2 能力故事8.3 能力训练8.1 能 力 基 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用不着思考,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这在某种程度上阐明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8.1.1 习惯的含义习惯是由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习惯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出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换句话说,习惯是主体内心下意识活动的结果,是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和意
2、志努力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经常性行为。8.1.2 习惯的特性1稳定性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和控制一个人,就会附着在一个人的身体上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不易改变,甚至一旦中断,就会产生别扭、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2情境性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由于反复练习而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它是一种需要,具有自动化的作用,不需要别人监督和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养成了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自动地、下意识地表现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习惯是一种生活的简化机制。3双重性习惯有好坏之分,它对主体的作用也有双重性,好习惯有利于个体
3、和社会,坏习惯不利于个体和社会。8.1.3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1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大学生爱国爱乡、勤劳俭朴、勤奋好学等等都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表现。生活有规律,要求能按身心运行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做到生活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规律的生活,是有利于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的。2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性、人格、人品的具体表现行为习惯教育能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优良德性品质。行为习惯教育是按照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之逐日具备良好的文明习惯行为。日常行为规范的核心思想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日常行为规范的大量内容,均对做人习惯、人际交往、情感相通等有具体
4、实在的要求。8.1.4 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1家庭教育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行为举止,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及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孩子尚未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时,孩子会照着父母的行为举止来做。孩子处于幼年时期,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包括学校办学理念、师资、学习环境、设备和资源等。3个人方面个人方面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意志力等。4社会因素社会影响因素比较动态多变,社会价值观、消费观、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社会环境、文明风尚等都可能会影响个体习惯的养成。8.1.5 培养良好习惯的
5、方法1注重养成三大习惯好习惯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注重以下三大习惯的养成将使人受益终生:(1)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卫生、时间管理等)。(2)良好的学习习惯。(3)良好的写作习惯。2严于律己,保持积极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积极的态度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为此要做到:(1)做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2)自觉地端正学习态度。(3)积极参与班级活动。(4)注重个人生活。3坚持不懈,把握关键环节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
6、性想法。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一个人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人们“效劳”。做一个有计划的成功
7、者,会有计划地为自己塑造好习惯。当然,因为与之相对应的坏习惯已经十分顽固,因此要形成某些好习惯时,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力气去克服坏习惯。要坚持不懈,把握以下关键环节:(1)从现在做起。(2)从小事做起。(3)坚持不懈,遇事不动摇。(4)不断总结自我。8.2 能 力 故 事8.2.1 学习习惯13岁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周峰,在谈到自身成功的秘诀时总说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了自己。据说周峰有两个好的学习习惯:一是量化的学习习惯。他认识汉字、记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是走亲戚串门也从不间断。一年下来,3000 多个汉字记住了,3000 多个英语单词也记住了。二是定时学习的习惯。该学习的时候学
8、习,该玩的时候玩,自觉性极强,不需要别人提醒。8.2.2 路要拾“遗”赴丹麦哥本哈根探亲访友时,我所遇到的一件事情至今难忘,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天上午,我独自一人按图索骥,前往国立博物馆参观。快走到博物馆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匆匆的脚步声,并伴随着一声接一声的叫喊。这时路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我感到很纳闷,怎么回事?转过身去,一位身材修长的青年男子飞快地朝我奔来,“先生,你丢了饮料罐!”我一愣,向他耸肩摊手道:“我没有丢啊。”可那青年却固执不让:“我亲眼看见一只饮料罐从你脚边滚出来的。”见他煞有介事地指责,我更是莫名其妙,也无心同他辩个清白。我立刻转身回去,弯腰拾起那只不知从何方滚到我脚边
9、的空饮料罐,随着“咣当”一声,我将饮料罐扔进了路边的废物箱里。息事宁人后,见那男青年还站在那里注视着我,不过,此时,他的脸上已露出了笑容。我十分委屈地向他解释:“先生,这只饮料罐真的不是我丢的。”可他却说:“我知道不是你丢的,你没有过错,但是你有义务来管啊。如果看见地上有垃圾,就应该马上拾起来,把它丢进废物箱,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无言以对,只好虚心接受,苦笑了之。在接下来的几天走马观花中,我时常看见有市民自觉地俯拾路旁的废弃物或纸屑等,然后扔到废物箱里。我想,也许正是哥本哈根市民自觉形成的“路要拾遗”的良好习惯,才使得这里的条条街道都非常洁净。8.2.3 超市购物好习惯张青的爸爸妈妈都在
10、公司里上班,平常没有时间购物,到了星期天,他们大多会去超市,把一周吃的、用的东西买回来。每次买完东西结了账,妈妈都会把购物车或购物筐放到指定的地方。看到有的人把车子、筐顺手就扔下了,张青有时觉得爸爸妈妈有点儿傻。有一次,张青把这个想法跟妈妈说了。妈妈说,其实我们这样做,并没费多少事,而且也是为了方便自己。你想,如果大家都把车子顺手一扔,走起路来就会很不方便,我们来购物的时候,还要到处去找车子,也不方便。超市可以安排人来做这件事情,但是一方面他们可能做不过来,另一方面做这样的事情的人多了,超市的成本就会增加,东西也就会贵一些了。我们顺手把它放回去了,并没费什么事,方便了自己,又方便了别人,这样的
11、事,我们为什么不做呢?8.2.4 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的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安安静静地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形成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8.2.5 保持心灵桌面的整洁一位老教授退休后,巡回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