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讲座.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缺铁性贫血讲座.ppt》由用户(无敌的果实)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缺铁性贫血 讲座
- 资源描述:
-
1、一 造血特点l(一)胚胎期造血 1.中胚叶造血期 2.肝脾造血期 3.骨髓造血期yolk sac liverspleenBone marrowlymph nodel(二)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 2.髓外造血 (1)婴幼儿 (2)诱因:感染性贫血、溶血时 (3)肝、脾、淋巴结肿大 (4)外周血可见有核红细胞或中性粒细胞 (5)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可恢复正常Erythrocyte and hemoglobin 7654321012h 10d 3m6m1yRBC(1012/L)Years二血像特点l(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1.生理性贫血 (1)原因 (2)特点 1)出生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下降 2
2、)2-3月降至 Rbc:31012/L Hb:100g/L 3)生理性贫血呈自限性l 2.网织红细胞l 3.白细胞数与分类 (1)白细胞数 (2)二个交叉 4.血小板数 5.血红蛋白量三 小儿贫血概念l(一)贫血定义l(二)小儿不同年龄Hb正常值 1.6月6岁:110g/L 2.6岁14岁:120g/L AgeHb concentration(g/L)28 d 14514 mon 9046 mon 1006 mon6 y 110614 y 120(三)贫血Hb值l(四)贫血程度分类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分为四度:l血红蛋白(Hb)从正常下限90gL者为轻度;l60gL者为中度;l3
3、0gL者为重度;l94323238正细胞性正细胞性809428323238小细胞性小细胞性80283238小细胞低色素性小细胞低色素性 802832四 铁的代谢l(一)铁元素的含量及分布l(二)铁的来源l(三)铁的吸收l(四)铁的利用与储存l(五)铁的排泄l(六)铁的需要量体内铁的分布 分布广,几乎所有组织都有铁。体内铁的70组成血红蛋白,10在肌红蛋白,1621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储存的铁,0.2存在于参加细胞代谢的血红素酶类,不到0.2为血液中运转铁。铁的吸收l每日普通饮食中所供给的铁量为15-20mg,其中510被吸收,吸收量约1mg/d。l 铁的吸收形式:1.血红素铁:来自血红蛋白
4、、肌红蛋白及动物食物的其他血红蛋白。经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游离出血红素,直接被肠粘膜细胞摄取并分解为原卟啉和铁而被吸收。它可以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所吸收,各种膳食因素和消化液的分泌状况对其影响很小,吸收率一般在1125之间。2.非血红素铁(经常以铁离子的状态存在)。:来自铁盐、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及植物性食物中高铁化合物等。吸收取决于铁的价数、可溶性及食物中络合剂的存在。二价铁才易于吸收,胃酸可增加溶解度 在吸收以前,它首先要与其结合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有机酸等)相分离,并且被还原成二价的铁离子,然后才能被吸收,其吸收率受消化道功能和各种膳食因素的影响极大,吸收率一般仅为15。l 铁的吸收量取决
5、于体内储藏铁量及红细胞的生成速度。l能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有:l与肉类、肝脏、及鱼类同吃,均可促进铁的吸收,其原因不明,据初步研究可能和胱氨酸等物质有关;l维生素C是极为有效的铁吸收促进剂,它一方面能与铁形成抗坏血酸铁等小分子可溶性单体,被肠粘膜直接吸收,同时它还可以使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二价,从而明显提高铁的吸收率,研究证明铁和维生素C的分子比为1:2或重量比为1:6.3时,铁的吸收率可提高56倍,维生素C的剂量再增加,吸收率并不会同步增长。l但是膳食中还有许多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如:l植酸:它存在于谷物、坚果、蔬菜、水果以及豆类的表皮中,能与铁、锌、钙等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的植酸盐,从而
6、阻碍其吸收;l草酸:主要存在于各种蔬菜中,也能与铁形成难溶性的草酸盐,影响铁的吸收;l多酚类:主要是3,4,5,三羟苯甲酰多酚,它常常存在于茶叶、咖啡、可可和菠菜中,可强烈地抑制铁的吸收,故平时不宜常喝浓茶或浓咖啡;作为一种二价的阳离子,大剂量的钙在肠道中会对铁的吸收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减少铁的吸收。铁的代谢与生理功能l 细胞摄取铁 细胞摄取运转铁须具备特殊的受体,此种受体只存在于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肝细胞等。进入幼红细胞的铁在线粒体上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多余的铁以铁蛋白形式储存于幼红细胞中。l 铁的储存 铁主要储存于肝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储存形式有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铁的排泄l人体每
7、天排出铁量约1mg,主要随脱落的胃肠道,泌尿道及上皮细胞排出。一般和每天铁吸收量保持平衡.l(七)胎儿和儿童期铁代谢特点 1.胎儿期铁代谢特点 2.婴幼儿期铁代谢特点 3.儿童期和青春期代谢特点l 胎儿和儿童期铁代谢特点l1胎儿期铁代谢特点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铁,以孕后期3个月获铁量最多,故足月儿从母体所获得的铁足够其生后45月内之需;而未成熟儿从母体所获的铁较少,容易发生缺铁。如孕母严重缺铁,可影响胎儿获取铁量。l2婴幼儿期铁代谢的特点 l 婴儿早期不易发生缺铁:l“生理性溶血”释放的铁较多,l“生理性贫血”期造血相对较低下,l从母体获取的铁一般能满足4个月之需。l 早产儿从母体获取铁少
8、,且生长发育更迅速,可较早发生缺铁。l 6月2岁的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l从母体获取的铁逐渐耗尽,l生长发育迅速,l造血活跃,l婴儿主食人乳和牛乳的铁含量均低,不能满足机体之需。l 3儿童期和青春期铁代谢特点 l儿童期缺铁的主要原因:l偏食或是食物搭配不合理;l肠道慢性失血。l青春期缺铁的原因:l生长发育迅速;l初潮月经过多。五 缺铁性贫血l(一)病因l1先天储铁不足 l2铁摄入量不足 l3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 l4铁的吸收障碍 l5铁的丢失过多 铁缺乏铁缺乏 贮存铁贮存铁 血清铁血清铁 血红蛋白铁血红蛋白铁 酶铁酶铁 红细胞内合成红细胞内合成 含铁酶含铁酶 细胞分裂不受影响细胞分裂不受影响
9、铁依赖酶铁依赖酶 ,RBC正常或正常或 某些细胞功能紊乱,如某些细胞功能紊乱,如 生物氧化、细胞呼吸生物氧化、细胞呼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神经递质分解与合成等神经递质分解与合成等 血液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 非血液系统症状非血液系统症状 一般贫血表现一般贫血表现 行为发育异常行为发育异常 髓外造血表现髓外造血表现 皮肤粘膜损害皮肤粘膜损害 心血管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 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缺铁性贫血发病机理缺铁性贫血发病机理l缺铁的病理生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l铁减少期(iron depletion,ID):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l红
10、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l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有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儿童 铁缺乏症流行学调查,涉及15个省,26个市县,调查总人数17484人。流行病学 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年龄铁减少(ID)缺铁性贫血(IDA)ID+IDA7月12月44.720.565.21岁3岁35.97.843.74岁7岁26.53.530.0合计32.57.840.3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12月第4
11、2卷第12期5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营养学报2003年第25卷第1期v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全国为21.67%,农村26.71%高于城市12.28%v6个月以内患病率也很高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l WHO在亚洲地区调查报告:在亚洲地区调查报告:患有缺铁性贫血男性成年约为患有缺铁性贫血男性成年约为10,妇女超过,妇女超过20,孕妇超过,孕妇超过40,儿童超过,儿童超过50。l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藏铁缺乏,影响血红素蛋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藏铁缺乏,影响血红素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婴儿及学前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婴儿及学前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4.8%(1992);患病高峰患
12、病高峰6月月2岁岁;14月婴儿用储备铁月婴儿用储备铁,母乳及牛母乳及牛乳含铁量均低,乳含铁量均低,45个月后即需补充铁个月后即需补充铁;矿物质矿物质 (1)铁:)铁:推荐的膳食铁摄入量推荐的膳食铁摄入量6个月后为个月后为10mg/d。l临床表现l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不同。l1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l 2髓外造血表现 由于髓外造血,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肿大愈明显。l3非造血系统症状Glossitis due to iron-de
13、ficiency anemia l(一)贫血:l 症状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贫血的速度;l 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患者体力活动的程度。l 症状:疲倦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l 体征:1、皮肤粘膜苍白。l 2、毛发干燥,指甲偏干,反甲,易破裂l 3、心前区-级收缩期杂音。l 4、轻度肝、脾肿大(髓外造血)。l 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缺 铁 的 其 它 症 状l(二)非血液学改变:l 1、生长迟缓:l 核苷酸还原酶活力降低,导致l 细胞增殖迟缓,生长速度减慢。l 对对264264例例2 2岁幼儿进行比较(男岁幼儿进行比较(男145145例,女例,女119119例),发现贫血组例),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