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网技术与设计》课件第八章 红外线通信技术.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无线传感网技术与设计》课件第八章 红外线通信技术.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传感网技术与设计 无线传感网技术与设计课件第八章 红外线通信技术 无线 传感 技术 设计 课件 第八 红外线 通信
- 资源描述:
-
1、无线传感网技术与设计无线传感网技术与设计红外线发射和接收红外线发射和接收红外线人体感应模块实验中断方式发射红外信号PWM方式输出红外信号红外接收实验2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mm左右,外形与普通5mm发光二极管相同。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色等三种。根据红外发射管本身的物理特性,必须要有载波信号与即将发射的信号相“与”,然后将相“与”后的信号送发射管,才能进行红外信号的发射传送,而在频率为38kHz的载波信号下,发射管的性能最好,发射距离最远,所以在硬件设计上,一般采用38kH
2、z的晶振产生载波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逻辑“与”运算后,驱动到红外发光二极管上,红外发射信号形成过程如图8-1所示。34常用红外接收头的外形,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CC)、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OUT)。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如图8-2所示是红外线发射接收头的成品和引脚图。5红外遥控有发送和接收两个组成部分。发送端采用单片机将待发送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端普遍采用价格便宜、性能可靠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接收红外信号,它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数字信号的编码信息再送给单片机,经单片机解码并执行,去控制相关对象
3、。红外遥控接收应用电路如图8-3所示。6NEC协议是众多红外遥控协议中比较常见的一种。NEC编码的一帧(通常按一下遥控器按钮所发送的数据)由引导码、用户码及数据码组成,如图8-4所示。把地址码及数据码取反的作用是加强数据的正确性。引导码低电平持续时间(即载波时间)为9000s左右,高电平持续时间为4500s左右。键码的数字信息通过一个高低电平持续时间来表示,1的持续时间大概是1680s高电平+560s低电平,0的持续时间大概是560s高电平+560s低电平。键码的反码是为了保证传输的准确。7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超低电压工作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
4、感应电器设备,尤其是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功能特点如下:(1)全自动感应: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出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2)工作电压范围宽:默认工作电压DC4.5V20V。(3)微功耗:静态电流50 微安,特别适合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4)感应模块通电后有一分钟左右的初始化时间,在此期间模块会间隔地输出0-3 次,一分钟后进入待机状态。(5)感应距离7 米以内,感应角度100 度锥角,工作温度-15+70 度。8本实验是通过在学习板上编程向另一块学习板发送红外信号,从而掌握CC2530以中断方式发射红外信号的方法。定时器3有一个单独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