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由用户(alice)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2023 青岛 六年级 上册 教案 下载 _一年级上册_青岛版(六三制)(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 1周 第 1课时课题细胞学 习 目 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知道细胞的构成,并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植物细胞的不同。科学探究目标:1.能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借助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装片。2.能在探究活动引导下,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装片。学 情 分 析及学法指导学生知道了身边常见的生命体并对生命形式,对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学生通过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完成探究任务,辅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
2、心素养。教 学 活 动改进调整一、情境提示,发现问题1.PPT 1出示出示课题细胞。2.PPT 2出示出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模式图,橡皮泥的图片。3.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这个什么生物吗?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回答,这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二、教学过程活动一:PPT 3出示出示草履虫的细胞模式图。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什么,并补充草履虫相关的知识。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并补充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2. PPT 4出示出示植物细胞模式图。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细胞,并介绍植物细胞相关的知识。学生回答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补充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3.PPT 5出示出示胡克的照片。1、指导学
3、生认识胡克,知道胡克自制显微镜并观察到木栓细胞。2、PPT 6出示出示施莱登、施旺照片。3、教师指导学生指导学生认识施莱登、施旺两位科学家,并让学生知道这两位科学家创立细胞学说。4.PPT 7出示小结: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活动二:观察生物体的细胞。PPT 8出示活动二,观察生物体的细胞。1.PPT 9出示出示显微镜的结构图。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认识目镜、物镜、遮光器、反光镜等重要部件。2.PPT 10 11 12 13 14出示出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PPT 15出示出示血细胞、肌肉细、叶子的薄壁细胞图片。
4、PPT 16出示口腔上皮细胞、鸭跖草的下皮细胞、水蕴草细胞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以上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让学生观察以上细胞的不同。PPT 17出示出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对比图。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并对比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不同,让学生知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记录,得出结论。三、总结拓展1. PPT 21出示拓展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细胞是怎样生长的。教学反思:第 1周 第 2课时课 题像与不像学 习 目 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人、动物、植物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异同。2.知道什么是遗传和变异。科学探究目标:1.能基于所学知识,用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自己的
5、体貌特征与家人的异同。2.能在思维导航的引导下,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观察并发现人、动物、植物的后代和亲代之间外形特征的异同。学 情 分 析及学法指导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青少年生长发育主要特点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基础上,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教 学 活 动改进调整二、情境提示,发现问题1PPT1 出示出示课题我像谁。2. PPT2出示出示活动准备。3. PPT3出示出示2幅全家福照片。提出问题:同学们,自然界有很多神奇的现象,有些现象就在我们身边!请看这两家人是
6、谁?你感到神奇的地方是什么?学生提出疑问。4.谈话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围绕着他们一家,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静下心来,仔细的观察和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长得这么像自己的父母。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找一找自己身体特征和家人的异同。出示问题:你与家人的体貌特征有什么异同?谈话: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在家里观察自己与爸爸、妈妈身体特征的异同。下面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调查的?调查结果是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做出评价。教师总结:对,我们的长相都是有的地方像父母,有的地方与父母有差异,即使双胞胎之间也有不同。在科学上,我们与父母长相相似的现象叫什么吗
7、?(板书:遗传)科学家研究表明,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活动二:研究动植物中的遗传与变异现象。1PPT 15出示动植物有没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提出问题:是不是只有我们人类中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动植物中有没有呢?2、学生猜想、举例。让学生尽可能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以上对动物的研究,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动物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三、自由活动:比较相同与不同1. PPT 18出示出示小结。提出问题:前面,我们分别对人、动物、植物进行了研究,现在谁能把我们以上的发现进一步概况一下?学生回答: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板书:生物界普遍现象)
8、教学反思:第 2周 第 1课时课 题灭绝的生物学 习 目 标科学探究:体验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中对证据、落实推理以及运动想象建立假设的理解的重要性;能运用已有知识对恐龙灭绝原因作出假设性解释。科学知识:知道观察和研究化石是了解古代生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化石为依据认识恐龙及恐龙的灭绝;了解恐龙灭绝原因仍是未解之谜。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以化石为依据探究恐龙的发现过程及恐龙的灭绝;教学难点能运用已有知识对恐龙灭绝原因作出假设性解释。学 情 分 析及学法指导学生通过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完成探究任务,辅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9、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教 学 活 动改进调整三、情境提示,发现问题同学们,大约两亿年前,恐龙在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它们自由自在,盛极一时,称霸地球长达1亿5千万年之久。1、展示恐龙图片资料谈话: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关于恐龙的图片,哪位同学想展示一下你所搜集的成果呢?(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图片)二、教学过程(一)播放微课程恐龙。谈话:我们知道恐龙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在大约6500万年前,也就是人类出现以前,恐龙就灭绝了,没有人见过活恐龙,那么我们要去研究已经灭绝的生物,是通过什么研究的呢?板书:化石科学家们根据恐龙化石的研究,推测出恐龙生活的年代以及
10、恐龙的生活习性,科学的再现了恐龙生活的场景,老师这里有一些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教师广播教学,播放微课程恐龙)交流想法,引出探究主题谈话:大家看了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以及科学家形象的恐龙的生活场景,有什么问题和想法?(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或是说出想法)设计意图: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探究,学生自己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引导学生选择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都比较有研究价值,受课堂时间限制,我们只选择“恐龙是怎样被发现的”和“恐龙是怎么样灭绝”的这两个问题重点研究。今天就让我们借助现代最快捷、内容最丰富的网
11、络开始研究吧!同时将问题板书出来2、以网络为途径,展开自主探究活动。谈话:请大家看电脑屏幕上的网页。恐龙的发现一栏中收藏不少有关恐龙发现的小故事和恐龙化石的图片;恐龙的灭绝栏目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假说,如果你觉着老师网页上的资料不够多,你可以在“我们的发现”栏目中利用因特网进行搜索。在探究的过程中,注意将资料的关键字、来源、关键词进行记录,有助于同学们进行汇报与交流。3.灭绝的生物与当今某些生物有哪些相似之处?三、总结拓展1. PPT 出示拓展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恐龙等生物灭绝的原因。教学反思:第 3周 第2课时课 题细菌和病毒学习目标1.指导细菌和病毒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观
12、察、查阅资料和调查等方式获取细菌和病毒的信息。3.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对流感和痢疾等疾病与微生物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探究兴趣。4.珍爱生命、健康生活,能做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疾病预防中。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细菌和病毒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细菌和病毒的特点学 情 分 析及学法指导学生对细菌和病毒不陌生,但认识上很模糊,对它们的大小、分类、与人类关系缺乏深入思考和系统认识,有一定难度,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和直观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探究任务。教 学 活 动改进调整一、情境聚焦,发现问题1.单元导读,整体感知。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微生物?哪里有微生物?为什么称之为微生物?2.发现本单元中主要
13、学习的几种微生物。3.师:谈谈你对细菌和病毒的认识。引入并板书课题细菌和病毒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一)认识细菌和病毒1.资料展示:细菌和病毒的资料。(学生展示、教师点评)2.认识细菌指导学生观察细菌的形状、颜色、分布等。小组讨论、交流。组织学生模拟细菌繁殖,体会细菌繁殖速度之快。教师引导根据细菌的形状,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类。师生总结:细菌很小,繁殖很快,细菌分三类。3.认识病毒指导学生观察病毒的形状、结构等。比较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病毒结构的异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根据病毒的寄主,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三类。师生总结:病毒极小,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分
14、三类。(二)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探究:细菌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按照细菌对人类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进行分类:食品发酵、增加土壤肥力、生物制药、生产沼气、生物制药属于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使人致病和食品腐败属于有害的一面。2.探究:病毒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按照病毒对人类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制成疫苗生物制药属于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使人致病属于有害的一面。三、拓展活动,探究延伸教师安排活动指向:在一个广口瓶中放一些土,去一部分鸡或鱼的内脏埋入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四、课堂小结,反思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并概括本节课的学
15、习过程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全方位总结本节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和问题?这节课你在学习兴趣、知识、技能、方法和合作学习等方面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或分享?教师引导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最后教师综合评价。板书设计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球菌、杆菌、螺旋菌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与人类关系 与人类关系教学反思:第6周 因国庆假期只1课时课 题蘑菇和木耳学习目标1.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一类微生物;知道平菇和香菇等食用菌有食用和药用价值。2.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蘑菇和木耳的信息。3.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蘑菇和木耳的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培养创新精神。4.认识微生
16、物与人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点蘑菇和木耳都是食用菌,都属于微生物。学 情 分 析及学法指导学生对蘑菇和木耳都属于微生物会有疑惑,观察的规范性上也需要教师指导帮扶,本课活动内容不多,有时间让学生充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和总结,发挥好活动手册的应有作用。教 学 活 动改进调整二、导学发现,问题聚焦1.安排学生分组整理自己带来的蘑菇和木耳,适时点评小组表现和课堂准备情况。2.教师导学,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发现总结2个问题(PPT出示):观察蘑菇和木耳,他们也是微生物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多种多样的食用菌,有什么用处?3.板书课题,引入新课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一)观察蘑菇和木耳1.教师组
17、织学生小组内观察、讨论、交流蘑菇和木耳的特征,完成活动手册p18“我观察到的蘑菇和木耳”, 2.小组汇报、交流。3.师生总结:可以采用看、摸、闻等方式,可以借助放大镜全面细致的进行观察,可以借助镊子撕开蘑菇和木耳,观察其内部结构。4.对学生表现组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和引导。(二)探究生活中还有哪些多种多样的食用菌,又什么价值?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然后完成活动手册p18“我认识的食用菌”,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和点评。2.师生总结:平菇、香菇、猴头菇、银耳、虫草菌都是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都属于微生物。三、拓展活动,探究延伸拓展探究活动指向:我了解的识别有毒蘑菇的方法。四、课堂小结
18、,反思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并概括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全方位总结本节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和问题?这节课你在学习兴趣、知识、技能、方法和合作学习等方面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或分享?教师引导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最后教师综合评价。板书设计蘑菇和木耳观察蘑菇和木耳 生活中其他食用菌 属于微生物 教学反思:第7周 第1课时课 题发霉和防霉学习目标1.知道馒头发霉的条件,了解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馒头发霉条件的方案,初步具有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只有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3.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
19、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探究物体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4.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认识到人类与微生物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馒头发霉的条件和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教学难点: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馒头发霉条件的方案。学 情 分 析及学法指导小学生对于发霉现象一般熟视无睹,没有深入思考发霉原因和防霉措施,教法上要从学生身边的馒头、衣物发霉现象入手,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进而设计方案探究发霉条件,顺利完成学习目标。教 学 活 动改进调整三、导学发现,问题聚焦1.教师导学,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发现总结3个问题(PPT出示):发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馒
20、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一)探究发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1.教师出示发霉的馒头等其他食品、衣物的图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发霉的原因。2.教师提出问题:物品发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霉菌是否存在对生活有利的方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甜面酱、酱油、豆腐乳、豆瓣酱等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发现霉菌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学生思考、交流、汇报。3.师生小结: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但是,人们也可以利用霉菌制作面酱等食品,所以说,霉菌与我们的生活有功有过。(二)探究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1.
展开阅读全文